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发布一则公告,里面提到自2023年起,出西部地区研究所外,其他培养的所有专业,一律不在接收报考校外硕士的调剂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国科大的硕士统考考生可以在校内不同培养单位之间调剂。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
中国科学院大学宣布从明年起只接受校内调剂,从2023年起,除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研究所外,其他所有培养单位的所有专业,一律不再允许接收报考校外硕士的调剂考生。从2024年起,除新疆和青海地区研究所外,其他所有培养单位的所有专业,一律不再允许接收报考校外硕士的调剂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国科大的硕士统考考生可以在校内不同培养单位之间调剂。
但学校2023年的硕士招生政策会有调整,网站上发布的相关事项通知也是学校2023年硕士招生准备做的事情。但学校2023年的硕士招生工作还没有完全启动,硕士招生简章还没有出,最后一切以学校官网发布的2023年硕士招生简章为准。
同时这些年,除了中国科学院大学,越来越多的院校宣布只接受校内调剂。
哪些院校只接受院内调剂?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调剂方案,要求调剂的学生第一志愿即报考北师大,看图:
从目前中国科学院大学发布的信息来看,从2023年考研开始要严格限制校外调剂,校内调剂可能会成为以后名校的主流。也就是优先校内调剂,近年来一些高校也都在贯彻这一“原则”。
如今年有缺额的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校内的历史学缺额全部优先一志愿调剂,无法完成计划再校外调剂。再如中国人民大学,还有中共中央党校,近两年中国史专业均有缺额,但缺额部分全部放弃招生(校内调剂亦无生源)。又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史系有少量缺额,在一志愿上线不足的情况下既没有选择校内调剂(从其他系所),更没有选择校外调剂(但社科大其他专业有)。应该说,除了调剂不能跨学科,自命题不能调统考以外,优先校内调剂也开始成为一种“共识”。
什么是校内调剂?
有些同学可能还不太了解校内调剂和校外调剂的区别,这里我们简单解释一下:
校内调剂就是第一志愿报了该学校,但是没被该专业录取,学校会再给你一次机会,可以参加该院校同类型其他专业复试。校内调剂又分为两种,一类是向同院系不同专业调剂。另一类是同一学校不同但有交叉的院系调剂,例如经济类向金融类或者管理类调剂。
校外调剂指过了国家线,但未被目标学校录取或者未过院线的同学,就可以申请校外调剂。也就是报考其他学校可以调剂到该学校。
除了以上两种调剂方法,同学们还可以选择转类型调剂,例如学硕转专硕,全日制转非全日制。
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只接受校内调剂,对一志愿考生而言确实是一个好消息,或许也能让考研变得更加公平。但是对调剂的考生而言,可调剂的机会减少了,调剂的限制也会变多。
所以同学们,面对这个改革趋势,大家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然后慎重择校。其次,在这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考本校研究生是个很好的选择,成功率相对更高(一般情况下)。
校内调剂就是第一志愿报了该学校,但是没被该专业录取,学校会再给你一次机会,可以参加该院校同类型其他专业复试。校内调剂又分为两种,一类是向同院系不同专业调剂。另一类是同一学校不同但有交叉的院系调剂,例如经济类向金融类或者管理类调剂。
校外调剂指过了国家线,但未被目标学校录取或者未过院线的同学,就可以申请校外调剂。也就是报考其他学校可以调剂到该学校。
除了以上两种调剂方法,同学们还可以选择转类型调剂,例如学硕转专硕,全日制转非全日制。
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只接受校内调剂,对一志愿考生而言确实是一个好消息,或许也能让考研变得更加公平。但是对调剂的考生而言,可调剂的机会减少了,调剂的限制也会变多。
所以同学们,面对这个改革趋势,大家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然后慎重择校。其次,在这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考本校研究生是个很好的选择,成功率相对更高(一般情况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7800253047。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