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24年MPAcc考研,朱琦老师将为同学们整理管综写作的重点话题,分为“论说文”和“论证有效性分析”两个部分,都是考前重点。建议同学们好好过一遍。
-论说文-
重点话题:计划与执行
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问老切割师为什么不自己动手,老切割师说:“我提供了计划,但我老了,不如徒弟执行得好,好的计划得有好的执行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材料类型划分
形式划分:寓言故事类—故事型。
划分依据:材料讲述了切割师如何切割钻石的故事。
内容划分:企业管理类。
划分依据:寓言故事要写企业管理。
审题立意分析
谁:老切割师
行为:自己制定计划,然后让徒弟执行计划。
目的:让钻石切割得更完美。
结果:钻石切割成了两块。
原因:徒弟执行的更好,好的计划需要好的执行。
立意:计划与执行,共促企业发展。
构建文章框架
标题:计划与执行,共促企业发展
第一段:概括材料内容+得出自己观点
第二段:好的计划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第三段:好的执行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第四段:好的计划与好的执行二者缺一不可
第五段:提出措施,让好的计划与好的执行更好结合。
第六段:总结全文,重申主旨。
全文参考分析
计划与执行,共促企业发展
老切割师为了让有裂纹的钻石切割成两块,自己设计了周密的切割计划,而让有更好执行力的徒弟进行切割,最后宝石完美地被切割成了两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企业发展需要好的计划与好的执行。
好的计划是取得好的管理效果的前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复杂且彼此联系紧密的活动,这就需要管理者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制定出相对合理的计划。而一旦管理者制定出合理的计划,就为后面的执行提供了良好的行动方案,也就为取得理想的效果打下基础。材料中的老切割师,正是因为设计了周密的方案,才使宝石最终得以成功地切割成两块。
好的执行是取得好的管理效果的关键。是否能取得好的效果,最终要看是否能有良好的执行力,因为缺乏好的执行力,那么好的计划只能是计划,无法得到落实。而好的执行力,可以让好的计划从想法变成好的结果。试想如果老切割师自己去切割宝石,可能结果并不如意,而让执行力更好的徒弟去切割,最终取得了好的效果。
好的计划与好的执行二者缺一不可。如果缺少好的计划,那么即使有好的执行,也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结局。如果缺少好的执行,那么即使有好的计划,那么最后的结果也只是差强人意。只有好的计划与好的执行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为了让好的计划与好的执行结合,首先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好的计划与好的执行的关系,让二者更好发挥作用。其次,需要管理者充分了解企业的内部情况,以及企业的外部环境,从而让所做的计划更加周密。最后,管理者也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让自己周密的计划能得到好的执行。
企业管理者当注重将好的计划与好的执行结合,以此保障企业的行稳致远,基业长青!
-论证有效性分析-
重点题目:人能不能躺平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谬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躺平”一词今年爆火,引起了人们激烈的探讨。有人认为人不能“躺平”。其实,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躺平”指的是面对事物与现状,不做出反应而表示顺从。既然如此,那么“躺平”就是一种值得学习的心态。因为“躺平”就是“钝感力”,都是指对事物不那么敏感,不及时做出反应。因此,一旦选择了“躺平”,人生就会少去很多麻烦与痛苦。
常言道:“知足常乐。”也就是说“躺平”的人会快乐。选择“躺平”的人在意的事情会更少,那么心中的烦恼和痛苦也就越少,也就会更快乐。
人的能力有限,无法改变很多事情,当遇到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时,就需要改变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哪怕这种看法自己并不接受。因此,人们就要“躺平”。就像无法接受自己做错题一样,也只能改变心态去接受。
与“躺平”相对的词语是“内卷”,“躺平”要比“内卷”好。因为一旦加入“内卷”的行列,会由于在激烈的竞争中失败而严重怀疑自己,最终丧失自信。而如果选择“躺平”,就会因为调整了心态,更加容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文章整体分析
段落数量:整个文章有5段。
漏洞位置:第一段观点段,剩下的四段每段写一个分析段。
文章观点:人能躺平
文章标题:人能躺平吗
漏洞一:
“躺平”指的是面对事物与现状,不做出反应而表示顺从。既然如此,那么“躺平”就是一种值得学习的心态。因为“躺平”就是“钝感力”,都是指对事物不那么敏感,不及时做出反应。因此,一旦选择了“躺平”,人生就会少去很多麻烦与痛苦。
论证过程:①躺平→钝感力;②躺平→少去烦恼与痛苦。
论证漏洞:①二者概念不一样;②躺平未必少去烦恼与痛苦。
漏洞类型:概念混淆+假言命题。
分析方向:①躺平与钝感力不一样;②躺平可能面临的痛苦与痛苦更严重。
漏洞二:
常言道:“知足常乐。”也就是说“躺平”的人会快乐。选择“躺平”的人在意的事情会更少,那么心中的烦恼和痛苦也就越少,也就会更快乐。
论证过程:①知足→躺平;②躺平→痛苦与烦恼更少→更快乐。
论证漏洞:①知足未必是躺平;②躺平了未必更少痛苦与烦恼,也未必更多快乐。
漏洞类型:概念混淆+假言命题。
分析方向:①解释知足与躺平不一样;②躺平可能会有更多的痛苦与烦恼,也就未必会有更多的快乐。
漏洞三:
人的能力有限,无法改变很多事情,当遇到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时,就需要改变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哪怕这种看法自己并不接受。因此,人们就要“躺平”。就像无法接受自己做错题一样,也只能改变心态去接受。
论证过程:无法改变事情,改变心态→躺平。
论证漏洞:忽略了其他的选择。
漏洞类型:条件不充分+不当类比
分析方向:说明除了躺平,还有其他的方式来应对无法改变的事情。
漏洞四:
与“躺平”相对的词语是“内卷”,“躺平”要比“内卷”好。因为一旦加入“内卷”的行列,会由于在激烈的竞争中失败而严重怀疑自己,最终丧失自信。而如果选择“躺平”,就会因为调整了心态,更加容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论证过程:内卷不好+躺平好→躺平比内卷好。
论证漏洞:内卷可能好;躺平可能不好。
漏洞类型:比较模型。
分析方向:指出内卷也有好的一面,躺平也有不好的一面,所以躺平未必比内卷好。
全文参考分析
人能“躺平”吗
材料通过一系列论证,试图得出“人能躺平”的结论,然而存在诸多逻辑漏洞,现择其要点分析如下:
首先,“躺平”并非“钝感力”。因为躺平指的是不做出反应,而钝感力指的是不及时做出反应,并非不做出反应。因此,躺平未必就是值得学习的心态。而且,选择了躺平,很多问题就没有主动去解决,最终还是会对自身造成麻烦和痛苦。
其次,知足未必与躺平概念一致。知足是指对现状感到满足,而躺平是对现状顺从,二者并不一致。即使躺平的人在意的事情更少,但是很可能就是这些事情是烦恼和痛苦的主要来源,那么烦恼和痛苦未必更少。何况就算烦恼和痛苦更少,但也未必会更快乐
再次,即使人们无法改变事情,也未必要躺平。因为就算自己无法接受自己改变不了事物与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事物本身的困难性,人们依然可以努力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试图去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未必要躺平。而且,做错题的情况比较简单,无法与人们无法改变事情类比。
最后,即使竞争失败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对事物的认知,未必会怀疑自己而丧失信心。而选择躺平,会面临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及别人的非议而闷闷不乐,未必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因此,“躺平”未必会比“内卷”好。
综上所述,要得到“人能躺平”的结论,还需提供更多的论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